根據發表在《胃腸病學》雜志的一項meta分析顯示,HCV感染患者發生心血管疾病、卒中及其他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高于具有相同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但未感染HCV的個體。
關于丙型肝炎病毒 (HCV)感染對心血管疾病(CVD)相關發生率和死亡率的影響,既往研究結果并不一致,其以往研究存在被試不足或設計缺陷等問題,限制了其研究結果的力度。
來自巴勒莫大學的Salvatore Petta及其同事搜索了PubMed、Medline、Embase和Cochrane圖書館中2015年7月間所有發表的比較HCV感染者與未感染HCV患者的CVD相關發生率,或評估CVDs個體中HCV的發生率的研究,旨在獲得HCV患者發生心血管疾病的更有效的風險因素。最終,研究人員納入了 22 項流行病學研究。
本項meta分析包括3項研究轉歸:
• 心血管病死亡率(任何心血管原因導致的死亡)
• 頸動脈粥樣硬化,通過頸動脈斑塊測得(動脈膽固醇、纖維組織堆積,升高心臟病發作和卒中風險)
• 中風或心臟病發作(心腦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死亡率
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計算數據源于3項納入了68,365例受試者的隊列研究,研究中735例受試者死亡。綜合估計表明,相比與對照組,HCV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升高了65%(OR=1.65;p=0.02)。關于風險因素,上述研究結果并不一致。
頸動脈粥樣硬化
頸動脈粥樣硬化死亡率的計算數據源于9項病例對照研究以及9083例受試者。綜合估計表明,相比于對照組,HCV患者出現頸動脈斑塊的風險升高了2.5倍(OR=2.27;p<0.01)。
研究人群中吸煙者超過五分之一時,HCV感染對勁動脈斑塊發生率影響重大。HCV度對較少吸煙患者人群的頸動脈斑塊的影響沒有統計學意義,這表明,吸煙無疑加劇了HCV對心血管疾病進展的影響。
其他心腦血管疾病
HCV對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率的影響的數據來源于8項納入了390,602例受試者的研究,其中,18,388例受試者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研究結果顯示,相比于對照組,HCV感染患者的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率升高了30% (OR=1.30;p =.002)。當僅評估卒中風險時,HCV產生的效應相似,升高了35% (OR=1.30; p = .05)。當研究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高于10%或高血壓患病率高于20%,或研究人群平均年齡超過50時,HCV顯著升高心腦血管疾病風險(OR=1.71; p<.01)。
研究人員得出結論,即便考慮到既定的心臟疾病的危險因素(糖尿病、高血壓和吸煙),HCV患者感染會升高CVD相關發生率及死亡率——尤其是罹患糖尿病、高血壓或吸煙人群, HCV感染對心血管疾病的影響作用更為突出。
編譯自:Hepatitis C Virus Infection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A Meta-Analysis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 Gastroenterolog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