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直接抗病毒藥物用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肝硬化患者,沒有升高患者發生肝細胞癌的風險,但是,這些藥物會導致現有的或既往未發現的癌癥惡化或更加難以治療。
“這表明肝臟免疫學及分子微環境的改變可能促進了HCC的微觀生長和擴散。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澄清這些問題,并識別預測指標。同時,接受直接抗病毒藥物治療的晚期肝病患者應繼續密切監測肝癌?!笔紫芯繂T意大利帕多瓦大學胃腸病學教授Alfredo Alberti在報告中指出。
近期爭議性數據顯示,HCC風險與抗病毒治療之間可能存在關聯,一些報告表明,DAA治療期間或治療后,HCC復發和新發率出現顯著差異。
為此,Alberti博士及其同事開展了一項大型前瞻性研究,納入了3,075例感染HCV的晚期肝臟疾病患者,在其開始直接抗病毒藥物治療后進行了隨訪,平均隨訪300.8天。
研究結果顯示,97%的F3期纖維化患者獲得了持續病毒學應答(SVR)。Child–Pugh A 級肝硬化和Child–Pugh B 級肝硬化的數據分別為92%和80%;
整體肝癌發生率為1.64%,18個月隨訪期間累積發病率穩定增加2.5%。F3期肝硬化(0.23%人/年)、Child–Pugh A 級肝硬化(1.64%人/年)或Child–Pugh B 級肝硬化(2.92%人/年)患者的肝細胞癌累積發病率并沒有顯著差異。
Kaplan Meier分析結果表明隨訪期間HCC累積發病率存在差異,然而,這一差異在Mantel檢驗中并沒有達到統計學意義。
Alberti博士及其同事推測,當病毒復制停止,肝臟免疫學、分子微環境和腫瘤抑制機制發生劇烈變化,這可能會允許甚至推動既往未微型肝癌病灶生長。“因此,接受直接抗病毒藥物治療的晚期肝病患者必須強制性檢測肝癌?!?/SPAN>Alberti博士強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