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李蘭娟院士介紹,自中國實施以預防接種為主的綜合防控策略以來,乙肝報告發病率呈下降趨勢。她以自己在浙江省統計的乙肝數據為例,1992 年以前出生的成人,乙肝的感染率為 7%-8%,甚至高達 10%。
然而,與乙肝不同,丙肝目前尚沒有疫苗可以預防。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約有 1,000 萬丙肝病毒感染者,且丙肝病毒感染呈逐年攀升趨勢,近三年來,中國每年有超過 20 萬新增丙肝病例。
與龐大的患者人數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丙型肝炎的防控現狀卻不容樂觀:公眾對丙肝的認知度低,自主篩查率不足,診斷和治療率也很低。
面對這一現狀,李蘭娟院士呼吁:丙肝防控應「以教育為本,從治療突破」,采取有效手段控制丙肝,加強大眾教育,特別是加強丙肝高危人群的「早篩查、早診斷」的意識,同時還要提升丙肝患者對「早治療、規范治療」的重視。
丙肝被稱為「沉默的殺手」,因為丙肝起病隱匿,且疾病進展緩慢,可在人體內潛伏 10-20 年。此外,一旦感染丙肝病毒,55%-85% 的丙肝感染者無法依靠自身免疫清除病毒,會演變成慢性丙肝。
李院士表示:「丙肝及其引起的肝硬化和肝癌給患者個人及其家庭乃至國家所帶來的經濟負擔是一個嚴峻的社會問題。需要進一步推動可持續的公共衛生項目的開展和落實,提升醫護人員的臨床診療水平,增強藥物的可及性和規范化使用;加強疾病科普教育,讓大眾、特別是高危人群和患者充分了解丙肝,及早診斷、及時治療,從而早日獲得治愈;從長遠來看,這無論是對患者個人,還是醫保而言,都是明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