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乙型肝炎病毒(HBV),有乙肝免疫球蛋白及乙肝疫苗;針對艾滋病病毒(HIV),應當在發(fā)生艾滋病病毒職業(yè)接觸后4小時內實施預防用藥;但針對丙型肝炎病毒(HCV),目前有沒有推薦用藥呢?小編與大家共同探討 HCV為RNA病毒,人類是其天然宿主,病毒主要經血液傳播,呈全球性流行,不同性別、年齡、種族人群均對HCV易感。 目前我國丙肝人群越來越多,丙肝同乙肝一樣是一種傳染性疾病,對于人體的危害非常大,并且丙肝癥狀隱匿,很容易慢性化,進而轉為肝硬化或者是肝癌。 近期國內發(fā)生眾多丙肝院內感染事件,所以我國醫(yī)務工作者的HCV職業(yè)暴露的危險性非常高
快點打丙肝疫苗啊!!! 丙肝沒有疫苗...... 丙肝病毒的遺傳物質則是RNA,RNA極不穩(wěn)定,復制過程中會發(fā)生錯誤的拼寫,只有少數RNA病毒被完全無誤地讀取和復制。而且RNA病毒很容易發(fā)生變異,外形也是經常的改變,這就使得丙肝RNA病毒的疫苗很難研制。 就算是某天研制出了像流感疫苗那樣的丙肝疫苗,每年還是要根據新出現的變異丙肝病毒不斷研制新的疫苗。所以說研制丙肝疫苗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也沒有多大的用處。 那怎么辦?發(fā)生丙肝職業(yè)暴露后有沒有免疫球蛋白可以預防感染? 美國免疫實施咨詢委員會曾經對所有采用免疫球蛋白預防HCV感染的資料進行分析后得出結論,不支持免疫球蛋白用于丙型肝炎的暴露后預防。 原因如下:①HCV感染后沒有證實有保護性抗體反應產生; ②以往采用免疫球蛋白預防輸血后非甲非乙型肝炎的研究與作出丙型肝炎暴露后預防的建議無關;③在黑猩猩身上進行實驗證實,在暴露于HCV陽性血液后1h后,對黑猩猩注射含高滴度抗-HCV的免疫球蛋白,但并不能有效的預防感染的發(fā)生。
發(fā)生HCV暴露后,是否可以使用抗病毒藥物預防? 研究資料顯示,干擾素有效地發(fā)揮治療作用之前,需要先有HCV感染的存在。暴露于HIV后之所以可以采用抗病毒藥物進行暴露后的預防,是因為藥物療效與抑制逆轉錄早期HIV DNA的合成有關。
丙肝沒有疫苗可以接種,暴露后沒有推薦的預防用藥,丙肝慢性化危害那么大,怎么辦啊?
面對丙肝,要做到“三早”——早檢測、早診斷、早治療!
雖然丙肝不像乙肝那樣有疫苗可以預防,但是令人欣慰的是,丙肝比乙肝更容易治愈,患者是要是發(fā)現及時,并且采取科學的方法進行治療,丙肝預后都是很好的,然而如果患者不重視病情,沒有進行及時科學的治療,那么丙肝是比乙肝更容易發(fā)生惡化的。所以丙肝防治,"三早"是關鍵,即早檢測,早診斷,早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