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1%~2.5%的孕婦感染HCV,其發生HCV母嬰傳播的風險約為5%。HCV母嬰傳播可發生在宮內,也可發生在圍生期。孕期感染HCV與宮內發育遲緩、低出生體重等不良胎兒預后有關。
在美國婦產科學學會的支持下,美國母胎醫學協會對現有妊娠期丙型肝炎的相關證據進行了討論,制訂了妊娠期丙型肝炎的篩查、治療和管理推薦意見。
推薦①:對于HCV感染風險增加的婦女,在她們產前檢查時,應對之進行HCV檢查。如果最初結果為陰性,但感染HCV的風險持續存在或出現了新的HCV感染的危險因素(如有靜脈藥癮或吸入毒品),應進行復查(GRADE 1B)。
推薦②:對于HCV陽性的妊娠婦女,建議同時篩查其他性傳播疾病,包括HIV、梅毒、淋病、衣原體感染和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GRADE 1B)。
推薦③:建議HCV感染的患者(包括妊娠婦女)戒酒(最佳實踐)。
推薦④:由于直接抗病毒藥物(DAA)尚未獲批用于妊娠婦女,建議只在臨床試驗中應用或將抗病毒治療推遲到產后進行(GRADE 1C)。
推薦⑤:需要進行產前有創性診斷檢查時,建議告知患者有關垂直傳播風險的資料令人放心,但資料有限。因絨毛膜取樣的相關資料欠缺,建議選擇羊膜穿刺(GRADE 2C)。
推薦⑥:不建議單純因為HCV感染而實施剖宮產(GRADE 1B)。
推薦⑦:對于HCV陽性孕婦,建議避免宮內胎兒檢測、延遲破膜以及助產時的會陰切開等操作(GRADE 1B)。
推薦⑧:不建議因HCV感染陽性而不鼓勵母乳喂養(GRADE 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