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豪
丙型肝炎新的治療藥物可分為 3 類:
①直接抗 病 毒 小 分 子 化 合 物 (direct -acting antiviral agents, DAA);②宿主靶向藥物(host-targeting agents);③干 擾素類似物。 本文對宿主靶向藥物和干擾素類似物 進行介紹。
一、宿主靶向藥物
丙 型 肝 炎 病 毒 (HCV) 對 肝 細 胞 的 感 染 包 括 HCV 進 入 肝 細 胞 、 在肝細胞內復制和分泌出 肝 細 胞。 宿主靶向藥物是針對宿主機制產生作用的。
1. HCV 受體抑制劑:HCV 進入肝細胞時需要與 肝細胞表面的特殊受體結合,而抑制 HCV 與受體的 結合則使 HCV 無法進入肝細胞。 目前 HCV 的主要 結合位點尚不十 分 清 楚 。 CD81 和 SR-BI 是 目 前 已 知與 HCV 入胞相關的主要的兩個受體蛋白。 目前研 發的一些針對這些蛋白的單克隆抗體(簡稱單抗)可 以有效地阻斷 HCV 進入肝細胞。 一些抑制激酶的單 抗也有很好的抗 HCV 效果。
2. MiR-122 抑 制 劑 :HCV 在細胞內復制時 , 釋 放前基因組到胞漿中,并同核糖體結合,從而啟動蛋白翻譯過程。 在此過程中,一種肝臟特異性的小分子
RNA(mi RNA)MiR-122 起著重要的作用,對于 HCV 的復制是必需的 。 新 研 制 的 一 種 藥 物 Miravirsen (SPC3649)可特異性地識別 MiR-122, 并 將 其 隱 蔽 , 不被 HCV 獲取,從而導致 HCV 復制被長期抑制。 一 項 Ⅱ期 試 驗 給 基 因 1 型 患 者 應 用 SPC3649 單 藥 治 療 4 周 , 高 劑 量 組 的 9 例 患 者 中 有 4 例 HCV RNA 檢測不出,停藥后 4 周依然如此。 該藥尚在研究中, 抗病毒活性強、不容易發生耐藥是其優點。 此外,該 藥還可以有效地降低血清膽固醇水平。
3. 環 孢 素 受 體 A(cyclophilin A, Cyp A)結 合 分 子 :來 自 宿 主 的 Cyp A 是 HCV 復 制 所 必 需 的 ,它 主 要與 HCV NS5 區相互作用。 在 20 年前就已經發現, 環 孢 素 A 作為一種常用的免疫抑制劑 可 以 有 效 地 抑制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 近年來合成了一類沒有 免 疫 抑 制 活 性 的 環 孢 素 A 類 似 物 , 例 如 Al-isporivir/Debio025、NIM811 和 SCY635 等 , 這 些 藥 物 可 以 抑 制 Cyp A 與 HCV NS5 的 結 合 , 從 而 抑 制 HCV 復制。 一項臨床試驗觀察了 Alisporivir 聯合聚 乙二醇干擾素(Peg-IFN)+利巴韋林(RBV)治療基因 1 型初治患者,其中三聯治療 48 周組持續病毒學應 答(SVR)為 76%,三聯治療 24 周組 SVR 為 55%。 凡 獲 得 快 速 病 毒 學 應 答 (RVR)者 ,SVR 達 100%。 Al- isporivir 另 一 個 優 點是不易發生耐藥 , 耐 受 性 也 較 好。
4. HCV 包 裝/分 泌 抑 制 劑 :HCV 在 細 胞 的 內 質 網上進行包裝,并釋放到細胞外,此過程有甘油三酯 和膽固醇酯以及宿主細胞的葡萄糖苷酶參與 。 MX-3253/celgosivir 是葡萄糖苷酶Ⅰ的 抑 制 劑 ,可 有 效抑制 HCV 復制。 該藥目前正在進行臨床試驗。
二、干擾素類似物(interferon analogues)
干擾素類似物也可稱為新型干擾素, 包括干擾 素-ω、干擾素-λ等、白蛋白干擾素、另一種控釋型干擾素 CR2b 也在研究中。
干擾素-ω 是人體內天然產生的Ⅰ類干擾素,同 干擾素-α 有 60%同源,同干擾素-β 有 30%同源。關 于干擾素-ω 的研究較少。2007 年 發 表 的 一 篇Ⅱ期 臨床研究顯示, 干擾素-ω 聯合 RBV 治療 1 型慢性 丙 肝 患 者 48 周 ,早 期 病 毒 學 應 答 (EVR) 為 83.6%, 第 60 周 時 36% 的患者檢測不出 HCV RNA。干 擾 素-ω 的不良反應與干擾素-α 類似。 但干擾素-ω 需要 每 日 給 藥 ,皮 下 注 射 ,使 用 很 不 方 便 ,這 可 能 是 干擾素-ω 研究較少的主要原因之一。白 蛋 白干擾素和控釋型干擾素 CR2b 都 是 每 2 周注射 1 次,使用更為方便,且有可能減少藥物峰濃 度過高造成的不良反應。 白蛋白干擾素的Ⅱ期和Ⅲ期臨床試驗均顯示不良反應較少 , 且 療 效 不 低 于Peg-IFN。 但由于某些未知的原因,白蛋白干擾素在 完成Ⅲ期臨床試驗后一直沒有上市。 關于 CR2b 的 一 項Ⅱ期 臨 床試驗同常用的 Peg-IFN-α 進 行 了 比較,初步結果顯示兩種干擾素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有 效率相似, 但第 60 周和第 72 周 CR2b 組的 SVR 似 乎略高于 Peg-IFN-α 組。 該結果提示控釋型干擾素 CR2b 有較好的應用前景,至少在用藥的方便性和安 全性上有一定的優越性。
干擾素-λ 屬于Ⅲ類干擾素, 包括 3 個亞型,即 λ1、λ2、λ3,又 分 別 被 稱 為 IL29、IL28A 和 IL28B。 干 擾 素-λ 在 體 內有著同干擾素 -α 完全不同的受體 , 這些受體主要分布在肝臟,肝外非常少見。 這就意味 著 干 擾 素 -λ 的肝外不良反應將會明顯 少 于 干 擾 素-α。 近年一種聚乙二醇化的干擾素-λ1a 正在進行 臨床試驗,獲得較好的結果。兩項同 Peg-IFN-α(聯合 RBV)比較的臨床試驗顯示,兩 組 SVR24、病 毒 學 突破和復發率基本相同 , 但 干 擾 素 -λ 組 的 HCV RNA 下降更快,感冒樣癥狀更輕,血液學毒性輕,丙 氨酸氨基轉移酶升高更為少見, 對甲狀腺功能的影 響降低了 5 倍,精神神經癥狀也明顯減輕。 這些初步 結果顯示干擾素-λ 的前景光明。
盡管干擾素有諸多的不良反應, 但聯合干擾素 的治療方案仍然是療效最好和最確切的, 因此人們也并沒有放棄對干擾素的使用。 而干擾素-λ 恰好保 留了干擾素-α 的療效而顯著減輕了不良反應 ,為干擾素的應用開辟了一片新的天地。
|